Demand,Desire與Jouissance

欲望

今晚看什麼電影?

你決定啦。你是男士,就由你作主。

那麼,看《變形金剛》吧。

那夜,他們觀賞了《變形金剛》。

但整個晚上,女方表現得很沉默。

你有心事嗎?

女方否認。

有什麼不開心的事,就說出來吧。

如果你愛我,怎麼會選擇看《變形金剛》呢?

是你叫我選擇的。

但我沒有叫你不理會我的感受,只顧自己的需要;你這麼自私,怎可以一生一世?

男方覺得女方不可理喻。

接著是連綿的冷戰。

愛的先決條件是認識自己,如果你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,便只會埋怨對方不能滿足你的需要,甚至攻擊對方。大部分的動物都是靠本能去維繫關係,但人類卻是利用語言去和對方連繫。本能是一種設定了的行為模式,只要照著本能的驅策,便知道如何運作。但人類大部分行為都是透過表達,而表達其實是一種書寫,我們不停的把需要變成能指,讓對方明白自己的需要,並協調彼此間不同的需要。在心理分析理論中,人類的表達有所謂的demand、desire與jouissance。

Demand是向對方提出要求,這是小孩子的心理習慣,他們不理會任何情況,總是嚷著自己的所想所求。Demand的人其實活在自己的世界,並不理會身邊人的死活。但desire則不同,desire是會考慮到他人,例如你想打電話約會對方,考慮到對方可能公事繁忙,你便打消了這一念頭,改為辦公時間以後才致電他;由此可見,最初是demand,但考慮到他人的情況,我們便把dem常and改寫,變成了不完全滿足自己需要的desire。不是放低自己的渴求,而是把渴求轉變為別人也可接納的訴求。

Demand是一個人的欲望方式,而desire卻是兩個人共同生活的欲望模式,也可說是社群唯一可行的欲望模式。Demand比較簡單,只要把知覺變成一個能指,即S1,便可表達自己。例如向母親說:「我要便便。」「我要一隻香蕉。」但desire則不同,desire雖然是兩個人的欲望方式,但我們欲望時,不會打電話問對方:「你是否在辦公?」當然你可以這樣做,但大部分人desire時,其實是對對方的情況給出一個想像,然後語言便隨之而改變,變成較合理的表達。這個過程全部在潛意識中發生,說者並不察覺。

在這些欲望改寫過程中,一方面涉及到想像(imaginary),另一方面涉及語言的能指(signifier)。心理分析所指的想像,並不是幻想對方的處境,因為我們其實並不真正知道對方的真實情況,胡亂猜測便很容易變成胡思亂想、甚至妄想,想像其實是一種sense,即你過去與人交往中,建立起一種自我行進的方式,我們是根據這種拓撲(topological)的形狀去行事為人,而不是不停想像對方活在怎樣的處境,變成我常常說的歇斯底里。

能指的多寡也會影響到由demand轉譯為desire的過程。「我要便便」和「我想便便」是不同的,「我要一隻香蕉。」和「有什麼可以吃的東西?」也是有分別的。如果我們的腦袋中沒有足夠的S2,說出口便永遠只有一種說法,就是永遠指向那個S1。

最後談到jouissance,jouissance可譯作執爽,就是我們身體的真實知覺,Jouissance是一種模糊的需求、但卻是一種很真實的需求,為何心理分析理論要建立這個既模糊、又抽象的概念呢?因為人由demand過渡到desire的過程中,會因為對手而影響到我們表達的準確性、真確性,「我要一隻香蕉。」會因為長期得不到回應而轉譯為「我的生命在食蕉。」又或者因為對手錯誤解讀,便以為「我要便便」是「我要食蕉」,結果每次有便意時便想食蕉。

晚年的拉岡是完全不信任desire的,他認為desire基本上是他者的欲望,而不是自己的真正需求。我的立場沒有那麼激進,我認為人必須某程度了解自己的jouissance,不斷修正自己的欲望論述,然後再去desire。即是當我想要一隻蕉,我不會說「我要一隻蕉。」我只會說:「有什麼可以吃的東西?」但我不會忘記心底其實想要一隻蕉。你當然可以堅持要一隻蕉,但現實告訴我們,你的生命只會「食蕉」,碰至焦頭爛額。

活在jouissance的人,表面看來很吸引,很有生命氣息,甚至很sexy,但在群體生活中是完全行不通的,世間並沒有為你而設的「蕉」,並不是你一要求、別人一定就範,「蕉」其實是一個心象,是要你記取,在生命中持之以恆去實踐、去表達,每次失望但仍不絕望,去愛但不過分高舉愛。我認為desire是人類唯一可行的方式,而不是demand或jouissance。

你堅持demand,你便只會嘮嘮叨叨、沒完沒了的重複自己的訴求,最後變成一個只活在自己的思想中、患上強迫症的傢伙,得了一個erotic brain。Jouissance不碰上語言,jouissance只是一大堆驅力,不知是什麼或往何方。拉岡唯一說得對的是,jouissance其實不是一種享受,是一種折磨。說穿了,說不出的jouissance只是一種莫名的焦慮,一種毀滅自己、毀滅社群的力量。這,絕對不是愛。

不看《變形金剛》,究竟你想看什麼?這個問題,是任何親密關係都不能代你解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