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孩子成為精神病人

「你是我的一切。」

這句話她沒有說出口,但從她的眼神你可以窺視那份滿足感。及至孩子日漸長大,彼此的磨擦多了,她不禁問:「我這樣愛你,為何你這樣對我?」她的心傷透了,她不明白,為何她這樣用心去愛,換來的卻是兒子的日漸冷漠。

這份堅定的冷漠,也是兒子也不明白的;那份冷漠,其實是要抵禦母親洶湧的愛。他不明白,為何自己停不了自瀆的壞習慣;拿著性器官,重複的性幻想,已經變得麻木,了無新意,但他仍日復日,年復年的去做,儼如履行一種宗教儀式。

也許那個沈迷色慾的糟老頭佛洛依德說得對,性不是性行為那麼簡單,他所指的是Eros,愛洛斯乃與世界連合的力量,自瀆會不會是想和自己連合?想從母親充滿佔有的目光中,奪回自己的生命?我的身體在說話,我想與自己連合,不想愛,只想自愛。Kohut稱之為narcissistic love。

母親含著淚說:「我只想愛他,為何這樣艱難?」

她不明白的,是愛別人,先要學懂愛自己;當這種愛滿足了,我們才可擺脫私慾,真真正正愛別人。在世人眼中,愛和慾望,是不容易分辨的;我們口口聲聲說愛,可能是指object of desire。

愚昧的世人,往往以聖潔之名力在從事不道德的行為而不自知。通往地獄之路,也是由層層的善意堆砌而成的。

親愛的家長,儘管去參加綿密的親子課程吧,去學所謂的EQ乜QMBTINLP十六種性格類型,如果你不能觸摸自己那顆黑暗的心,你便成為了人生的法利賽人。這種人是危險的,因為他們不曉得悔改,他們以工具性的心理伎倆,叫自己活在皮相中,而忘掉人是有靈魂的,在人生的荒漠中,我們都是在尋覓愛卻得不到的人,我們的不幸,促使孩子成了祭品。

所以,要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精神病人,其實你甚麼都不用做,只要愛自己的子女便成;這種愛,並非一般的愛,而是一種忘我的愛,一種不懷疑自己愛的動機,一種忘記自身的千瘡百孔,只停留在愛的動作的愛。

這種愛,與其說是愛,不如說是在吸啜孩子的生命。這種愛,使孩子的生命無法茁壯成長;孩子活在父母投射的慾望中,成了父母的影兒。

這種孩子長大之後,往往習慣黏附在別人的耳語聲中,他們很著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反應。風吹,必動。這種不獨立的靈魂,黏附在每一生活處境中,沒有焦點,卻充滿焦慮,他們離精神病院的路不遠矣。

所以,請親愛的家長大軍不要灰心,要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精神病人並不難,只要你不去反省自己,不去質疑自己,確信天下無不是的父母,魔鬼是會助你一把的,請放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