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命的聲音,是聽不到的,只可以嗅得到。
他說,他只想死,不想活下去.理性去想,他擁有財富,擁有家庭,還擁有一座不錯的房子;但不知為何,到了某個時候,他再不想活下去了。他知道妻子愛他,孩子也不想他走這一條路,但他卻控制不了,他拉著天台的欄杆,他知道,跳下去是唯一的答案。
一個人,為何竟想毀滅自己,一百年前,佛洛依德提出了死亡衝動(death instinct)的概念,但沒有人明白,因為這太違反常理了。生之衝動,是我們熟悉的,也是人間世相;怎會說,人內心潛藏著對死的嚮往,實在太匪夷所思了。
每一天,他上班,他回家,在尋常的生活中,他內心漸漸滋長出一種感覺,是一種空洞洞的感覺,是否飢餓?他吃了又吃,卻止不了這一種隱隱痛楚。這種感覺像癌細胞一樣滋長,他有一種想嘔吐的感覺;拉著馬桶,卻沒有東西掉下來。他找醫生,醫生卻說是他心理作用;但心理作用為何會這麼真實呢?在肉體內,那聲音在肉體內,為何醫生,你會聽不見?
一天早上,他不想再上班了,對生命的厭惡,到了一個不能再容忍的地步。他對著鏡子,形容枯乾,他嗅到了一陣惡陣,他又想嘔吐了,這次也沒有東西掉進馬桶,但他隱約嗅到那股氣味,是一種對自己非常厭惡的氣味;肉體像要把他排出體外.肉體對他極其厭惡,欲把他嘔吐出來。
那次拉著欄杆的他,並沒有死,因為他沒有勇氣。他辭掉工作,他回想:究竟自己在那處迷失呢?他想不出,他只想起自己年輕時對哲學的興趣,便到了中大諗哲學。一天,他不驚意翻開梅洛龐蒂(Merleau-Ponty)的書,梅洛龐蒂形容肉體的字很特別,他不是用body,而是用Flesh,新鮮的肉體,他想到自己行屍走肉的一生,不驚覺嚎啕大哭,哭至感到肉身再次存在,痛苦才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