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本哲學家池田晶子在《14歲開始的哲學》一書中,對傳媒提出了非常有意思的見解,讓我們一起思考她說的話,好讓我們更懂得分辨真與假、重要與不重要。
「不管是好是壞,現今是資訊時代。我們可以透過電視直接看到地球另一側的戰爭影像‥‥‥地球另一側的戰爭與你有什麼關係嗎?如果沒有親戚和朋友在那裏,地球另一側的戰爭與你應該是沒有什麼關係。」
翻開報章,盡是一些八卦新聞或小道消息:某才子與某女星相戀、某大亨的女人爭風呷醋‥‥‥這些新聞與你有什麼關係呢?池田晶子指出,即使報刊以大字標題報道這些新聞,也不等於這些報道對我們的生活很重要。
「我們能夠判斷交戰中的國家誰是誰非嗎?戰爭是人類所為,雙方都會有自己的理由。如果日本發生戰爭,那麼你應該知道的不是誰是誰非,而是自己在這裏面能否正確地活下去?」
日常生活中,我們花了太多精力去閱讀一些無聊資訊,卻忽略了生命中更為重要的東西,就是如何「正確地活下去」。池田晶子認為,資訊有分貴賤,有些只是滿足即時的感官快感,有些卻教曉我們人生道理,知道如何「正確地活下去」。
「報紙和網絡上,都沒有寫什麼是正確生存、生存是怎樣回事等這些人生最重要的知識。即使網路和報紙有寫,人看了也只是單純地接受,而不是自己思考而得的,那些終究只是普通的資訊而已。資訊不是知識。人若要把普通的資訊轉化為自己的知識,就非自己思考不可。」
池田晶子提醒我們,資訊不等於知識,但透過思考,我們可以把資訊化為知識;透過分辨什麼是重要的資訊,什麼是無關重要的資訊,才能在知識中提煉智慧。